首页

圣水黄金调jiao贱奴

时间:2025-05-25 10:30:52 作者:台湾各界人士送别许历农:百岁将领 风骨长存 浏览量:92392

  中新社台北5月24日电 题:台湾各界人士送别许历农:百岁将领 风骨长存

 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

  黄埔学员、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的告别式24日在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举行。当日的台北阴雨连绵,近500位台湾各界人士冒雨前来,为“许老爹”送行。

  许历农1919年生于安徽贵池,为黄埔军校第16期学员。七七事变后他投笔从戎,参加抗日战争。1949年随军赴台,历任军中要职。在台湾政界他被尊称为“许老爹”,今年5月4日逝于台北,享年106岁。

  20世纪90年代,许历农因不满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李登辉搞“台独”而毅然脱离国民党加入新党,继而创办新同盟会、民主团结联盟等统派团体,始终倡导两岸和平统一。

5月24日,黄埔学员、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的告别式在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举行。图为厅内屏幕上播放写有“敬爱的老爹 我们永远怀念您”字幕的视频。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

  24日一早,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外已聚集大批吊唁民众。厅内花篮环绕,挽联“英雄永存”“忠肝义胆”“中华铁汉”等格外醒目。

  10时整,告别式正式开始。现场举行唱诗、献诗等仪式,庄严肃穆。台湾退役将领陈兴国致悼词,回顾许历农戎马一生,特别提及许历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,表示其精神将激励中华儿女继续为民族团结、国家统一而奋斗。

  许历农之女许幼梅代表家属致辞。她感念各界前来送父亲最后一程。随后,全场起立,在低回的诗歌中,追忆这位令人敬仰的长者。

  许历农个人回忆录《许历农传:从战争到和平》作者、台湾《观察》杂志发行人纪欣24日以《许历农哲人其萎风范长存》为题发表追忆文章,回顾许历农的生平大事,向这位“文武合一的典范”、台湾统派的精神领袖再次致意。

  纪欣在文章中表示,许历农对时事有敏锐的观察力,更是一位坐而言、起而行的行动派,他坚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,并实践着国家统一的理想,他的未竟之业“等着我们去实现”。

5月24日,黄埔学员、台湾退役将领许历农的告别式在台北市怀爱馆景明厅举行。图为大厅内花篮挽联上写有“英雄永存”字样。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

  亲友及晚辈亦纷纷撰文,表达对许历农的追思之情。许历农的外孙女写道,阿公深受爱戴,亦深深影响着家人与朋友,自己始终以他为荣。熟识许历农的朋友则称赞他为“一代儒将,智勇双全”“高瞻远瞩,气度恢弘”,特别称许其晚年致力推动两岸和平的宏大情怀。

  告别式结束后,现场随即举行庄重的公祭仪式。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、台北市市长蒋万安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、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、新党主席吴成典、新党前主席郁慕明等人到场,向许历农遗像献花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万千气象看中国】浙江杭州梅花盛开:曲水寻梅,共赴“梅”好!

3月27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,1-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。

(聚焦中非合作)习近平同坦桑尼亚总统哈桑、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共同见证签署《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》

二是问题导向与先行先试相结合。《意见》旨在解决土壤修复行业突出问题,提高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能力,针对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需求迫切、工程化措施占比高、潜在二次污染、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等实际问题提出意见。以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导向,鼓励先行先试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。

李强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

此次活动以“相约春天 共赢‘荆’彩”为主题,旨在展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,介绍湖北投资环境,吸引更多沿海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湖北。活动由湖北省政府主办,湖北省商务厅、湖北省委外办、湖北省贸促会承办,外国驻华使节,境内外政府机构和国际经济组织代表、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及央企高管、港澳台地区知名企业负责人、境内外商协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等相聚湖北。

杜仲华表示,该书之所以命名为“天生我才”,是因为冯骥才的成功既有来自优秀家族基因和优良家风传承的“天生”因素;又有来自个人以独特禀赋在时代潮流中不断追求探索的“我才”因素。“他是时代的产物。时代塑造了他,他又在某些方面影响和改变了时代。他的人生故事不仅属于他自己,也属于他的同时代人。”书中的这段话,也可以说是作者的创作初衷。除了精彩的故事之外,书中还采取对话形式,记录了冯骥才有关艺术创作、中西方文化比较学、年文化、当代文人画、民间艺术和非遗保护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;收录了冯骥才在人生重要时刻的工作、生活图片,以及《冯骥才文学作品(集)版本目录》。(完)

《过去的夏天》上线,铭记中国男篮过往的疼痛

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产业转型升级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。在昨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,行业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,数字化技术正从根本上重塑产业。预计未来三年,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将接近4万亿美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